“他在对龚贤、黄宾虹、李可染等前辈积墨大师的成就进行研习总结的基础上,又通过活生生的大山大川里去反复“师造化”,将中国画的神器之一— —‘积墨法’大大的向前推近了!”
——王仲(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、《美术》杂志主编)
“来支钢把握取舍,精益求精。特别注重诗情墨趣,表达意境尤为深远。他善于吸收别人的优点,李可染先生的优点在他的作品当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,可以形成自己的画派。他注重传统又突破传统,真正的大画家需要自身的智慧、自身的基因、自身的努力,一步一个脚印,别人无可替代。他的画更像李可染先生,每一张画都无可挑剔,来支钢的艺术很全面,无疑是一个年轻的中国山水画大师!”
——石齐(著名画家、北京画院艺委会副主任)
“来支钢在意境上,既有气势,又有细腻。他注重生活细节,将细节再现在自己的画中。他的画既能远观,也能近看,所以黄宾虹说,’浑厚华滋’,他的画,猛一看,山势结构妙,近看时,笔墨有味道。来支钢是贾又福和李小可的学生,学到了李家山水精华,在传承中又有新的发展。他治学态度严谨刻苦。若是心不定,这么大作品很难表现。我看了他的画以后非常高兴。”
——李宝林(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、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)
“画如其人,气质浑厚的山水人来支钢,无疑是呈现大山精神的天生之才,一如猛虎入山,狮子搏象,精诚猛进之势,定成大器,名列画坛!”
——孙美兰
“李可染说,画高容易;画低容易;画左容易;画右容易,要深入进去最难。这幅画深入进去了。”
—— 李可染夫人邹佩珠对来支钢作品《艺·道》评语
“只有对纸性、笔性、墨性的感悟和训练达到了心手相应、恰到好处的高度,才会画出出神入化、有震撼力的巨幅作品、如果没有对山石的精神关照和对物质的研究,肯定是画不出来的。”
——导师贾又福评语
“来支钢对水墨近乎偏执的爱和他画画的那股狠劲,似乎就确定了他作品的风格。来支钢一直以实者慧的态度不断地感悟生活、研究传统,为寻求、建立具有时代感与东方文化特征的中国画艺术而努力,真正成为李可染先生艺术精神坚定的实践者与传承者。”
——导师李小可评语
“中国画对墨的运用,以墨形式来表达对自然界的理解和认识,是来支钢的艺术最主要的一个元素。黑白作为他的主色调,实际上是他对事物的最本质的认知。黑如太极,白如太虚,一般人很难做到有乌鸦入夜之黑,黑到极致仍富有变化,白鹭立雪之白,白里还有另有层次。尽管他的画没有自然界的五颜六色,但其展现出内在深刻的自然斑斓。来支钢先生对此的研究和把握,和他的努力和坚守,是难能可贵的。”
——卢禹舜(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)
“这么多年来,来支钢研究李可染大师笔墨,这使得他在笔墨上,一样的纯净,运笔雄厚,遒健有力。特别是在墨的层次上,他能做到从最淡到最浓,层次这么厚实,看得这么透亮,若他没有很高的心境,是画不出来如此清气,我们当下很多作品给人脏、乱、黑和缺乏意境的印象。但是来支钢的画面上没有这些东西,我在他的画中看到的东西,在当下很多画家的作品当中是看不到的。”
——周逢俊(著名画家、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)
“中国书画传统的本质就是继承和创新,龚贤创造了线积墨法,黄宾虹创造了点积墨法,李可染创造了面积墨法,来支钢把三法融为一体展现在自己的山水画中,可谓黑团团里墨团团,黑墨团中天地宽,他在积墨的过程中又强调了线的张力,凸显了山石的怪和嶙峋,看他的画,使你倘佯在山水中,使你的心陶冶在自然中,飘荡在云雾里,若仙若凡,得到歇息,得到归宿。来支钢水墨山水画是当代中国山水画中优秀代表作。”
——刘文杰(知名文化学者、鉴定家、鉴赏家、收藏家)
“来支钢是继李可染大山水后,在血脉上来说,能够一脉相承且能够作为一种文化的代表。无论是在大画还是小画的控制上,他都能做到收放自如,在云水的处理上,他有自己独特风格,和李可染的云水技法不一样,李可染是一层一层逐渐染上去的,来支钢的积墨法让山石浑然一体,他能做到把空间距离拉开。他用积墨法强调书写性,但并不像龚贤那样去勾线,而是做到了干湿浓淡有致,使得画面色彩鲜活生动,留白恰到好处。”
——罗兵(广东省博物馆书画研究室负责人)
“中国真正需要走到继李可染处碑立传后,从小情小调中走出洪钟大吕,一路高歌猛进才能树立文化魂魄,李可染代表着当代国画艺术的真正丰碑,来支钢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去寻求中国艺术的大崛起,而且有更宏阔道路,他能够将中国山水画作为一种重振文化雄风的代表的地步,振聋发聩,也许这是时代中的冥冥天数,所有偶然都是必然。”
——罗兵(广东省博物馆书画研究室负责人)
“众所周知,李家山水技法来自传统,来支钢很好地继承了李可染这一派山水技法,雄浑与细腻的平衡度他把握精准,所以我们可以看到,不论是他的大幅山水,还是中幅、小幅,都把握得当、得体,这需要非常深厚的笔墨功力。整体来讲,来支钢的画气势宏大、磅礴,因为山水画是需要胸中有丘壑的,如果一个画家没有胸中无丘壑,则画不了山水。而这种大气磅礴的山水更需要胸中有大丘壑。我听来先生自己讲,他经常在数月居住黄山,观看山中烟云变幻,所以他胸中藏丘壑,自然能画出优秀山水。”
——雒三桂(美术评论家,光明日报美术版总编辑)
“来支钢先生的画面有一种西方构成的图式,具有现代感。他结合西方技法把传统的、局部的东西放大,用现在的视角结合三点透视的理念,有的地方极具写实,有的地方是满面构图。所以带来的视角效果充满了张力,这种张力更符合当代人的审美趋向。”
——刘怀勇(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研班主讲导师、教授)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